期货直播

【华富之声】恒指直播间盘中观察:资金流向及趋势分析(2025年10月27日)

2025-10-27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【华富之声】恒指直播间盘中观察:资金流向及趋势分析(2025年10月27日)

——情绪反复与资金分歧下的恒指新信号

(深度分析|宏观视角|盘面逻辑拆解)




一、盘中综述:恒指反复震荡,市场节奏趋于谨慎

10月27日(周一),香港恒生指数盘中走势延续震荡格局。早盘低开后短暂反弹,但午后在科技、地产板块的拖累下再度回落。整体来看,恒指全天维持窄幅波动,资金情绪偏向谨慎。

截至午后收盘,恒生指数报17,210点附近,微跌约0.3%;恒生科技指数跌幅略大,下探至3,540点一线qh.qihuou.com成交金额缩减至880亿港元左右,显示市场观望氛围浓厚。

与前期相比,今日盘中特征明显:

  • 主力资金流向分化,外资呈轻微净流出态势;

  • 内地资金通过南向通道仍保持净流入,但强度减弱;

  • 板块轮动加快,防御性板块受到一定追捧。

整体而言,恒指当前处在技术面整理与情绪面修复的交错阶段。市场方向尚不明朗,但部分结构性信号值得关注。


二、资金流向:南北对冲与机构博弈

(1)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但动能放缓

数据显示,今日南向资金净流入约15亿港元,连续第7个交易日录得正流入。然而,与上周平均日流入额(40亿港元以上)相比,明显降温。

这表明,虽然内地资金仍看好港股中期价值,但短线风险偏好下降。
尤其是在恒指逼近技术阻力区(17,300-17,500点)后,部分短线资金选择获利了结。

一位深圳私募经理对《华富之声》表示:
“市场信心并未消失,只是缺乏催化剂。资金在等待新的政策或业绩信号。”

(2)外资流出幅度有限,但结构性调整明显

通过港股通及ETF渠道观察,外资总体呈轻度流出状态。
科技、消费股是主要减仓对象,而部分公用事业及金融股获得逆向增配。

这反映出外资正在进行结构性防御布局——既不彻底撤离,也不全面进攻。

(3)机构资金态度分化

本地机构资金在盘中表现出两种思路:

  • 一部分维持中期看多,逢低布局互联网、汽车零部件等成长板块;

  • 另一部分倾向防守,增加保险、能源及公用事业等低波动资产配置。

整体来看,当前资金结构可概括为“南向偏稳、北向谨慎、机构分歧”。


三、板块观察:权重护盘与成长承压并存

(1)科技板块:反弹受限,信心恢复尚待时间

恒生科技指数午后明显承压,腾讯、美团、京东集体下挫。
虽然前期利好政策带来一波反弹,但目前估值修复空间已被部分兑现。

机构普遍认为,科技板块的中期逻辑仍在,但短期缺乏新增资金接力。
尤其是美债收益率走高后,科技股的估值敏感性再次上升。

一位香港资深交易员指出:
“市场在等待新一轮业绩验证,科技股需要更多基本面支撑,而非靠情绪推涨。”

(2)金融地产:权重支撑明显

银行、保险及地产股成为恒指稳定器。
汇丰控股、中国平安、中国海外发展等蓝筹股相对坚挺。
特别是地产板块在政策支持预期下,出现局部资金回流迹象。

近期有市场传闻称,内地将进一步优化房地产金融政策,
这对恒指中权重较大的地产股形成一定支撑。

(3)能源及公用事业:防御属性凸显

随着国际油价震荡回调,能源类个股短线调整后再度企稳。
中海油、中电控股等防御型蓝筹受到增量买盘关注。

这表明市场正在向“低波动、防御性资产”倾斜,
是一种典型的震荡市资金避险行为


四、技术面解析:恒指进入震荡整理区间

(1)趋势结构:区间震荡延续

从技术角度看,恒指自10月中旬反弹以来,
已连续数日围绕17,000点上方震荡。
短线形态显示,上方17,400点构成明显压力,
下方16,800点为阶段支撑。

MACD指标显示动能趋弱,RSI位于中性区间,
意味着市场暂缺突破条件。

(2)成交量:缩量意味着方向未定

恒指当前日成交额维持在850亿港元左右,
较9月中旬动辄千亿水平明显回落。
这表明场外观望资金仍多,
主力机构选择静待政策与宏观信号。华富之声日报

(3)中线趋势:维持修复通道

虽然短线反复,但从更长周期看,
恒指自年内低点(15,200点)反弹已构筑初步底部结构。
若后续政策与基本面改善延续,
恒指仍有望逐步向18,000点上方修复。

总体判断:

短线震荡整理,中期仍处底部筑势阶段。


五、宏观逻辑:资金信心的“再平衡”

恒指的盘中波动并非孤立事件,而是宏观与流动性格局的映射

(1)内地经济边际改善

10月发布的宏观数据显示,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位于荣枯线上方,
消费数据也呈稳步修复态势。
但企业盈利仍未显著回升,市场对经济持续性仍有疑虑。

因此,虽然经济信号偏暖,却不足以形成强烈做多驱动。

(2)外部环境仍具扰动

美联储维持高利率周期,令全球流动性环境趋紧。
美债收益率高企,对港股估值形成一定抑制。
同时,中东局势与能源价格波动增加了市场不确定性。

这使得港股的风险溢价短期难以下降。

(3)政策预期成为关键变量

市场普遍关注即将召开的政策会议及年末经济工作部署。
若财政与产业政策继续加码,
将成为恒指修复的重要催化。

在此之前,投资者多选择防守等待与结构轮动


六、投资者情绪:谨慎乐观的“拉锯期”

从盘中成交分布来看,当前市场并未陷入恐慌,
但投资者的信心修复过程仍不稳定

  • 主动买盘减少,反映出资金不愿追高;

  • ETF申赎数据平稳,显示中期资金仍在场内;

  • 波动率指标轻微上升,短线情绪偏谨慎。

这意味着,恒指正在经历一个“情绪再平衡”阶段——
悲观情绪有所缓和,但乐观预期尚未形成合力。

简言之:市场在等“信号”,而不是在逃离。qh.qihuou.com+1


七、策略分析:操作思路与风险提示

(1)短线策略:防守为主,波段参与

  • 恒指上方17,400点构成阶段性压力,可作为短线止盈区间;

  • 下方16,800点支撑明显,若不跌破可尝试低吸;

  • 控制仓位在5成以内,避免在无量反弹中追涨。

对于期指交易者而言,可关注波段区间内的高抛低吸机会。

(2)中线策略:结构性布局

  • 金融蓝筹:具备稳定分红与低估值优势,可逢低配置;

  •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:受政策支持及避险需求影响,中期向好;

  • 科技龙头:等待估值调整到位后的再度入场机会。

建议投资者在当前阶段采取中性偏防御策略
灵活调整仓位应对市场反复。


八、风险因素:外部不确定性仍需警惕

  1. 美债收益率上行风险:若美国长期利率继续走高,将压制新兴市场估值;

  2. 地缘局势突变:中东或欧洲地区风险事件可能引发避险资金流动;

  3. 政策预期落空:若政策端迟迟未有实质性刺激,市场信心或再度回落。

因此,短线操作需严格止损,
中期投资应注重资产配置的平衡与分散。


九、结语:恒指的“磨底期”,也是资金的“蓄势期”

从盘面与资金流动结构来看,
恒指当前的震荡并非单纯的弱势,而是一种蓄势整理的表现

资金并未全面撤离,
而是在不同板块间寻找平衡点。
这意味着,市场底部的构筑过程虽缓慢,却在稳步推进。

“没有绝对的牛熊,只有情绪与流动性的交替。”

未来一旦经济与政策共振,
恒指有望逐步摆脱震荡区间,进入趋势修复阶段。

对于投资者而言,
此刻最重要的不是预测方向,
而是理解节奏、控制风险、等待信号华富之声日报+1


搜索